流浪汉手里拿着两只金蛤蟆, 有一年天干大旱,田地里几乎颗粒无收。有出路的人就在家熬着,靠着以前的屯粮过日子,没有出路的只能出门逃荒。 打开百度APP,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清平镇南郊的宋老三在门前搭了一个粥棚,镇上的老弱幼残可以到这免费喝上一碗粥。镇上的人对宋老三甚是感激,在这饥荒之年,能喝上一碗粥就不至于冻饿而死。 宋老三并非富贵之人,他也是一个普通的贫苦人家,靠着自己的勤俭节约才积攒了这些粮食。但是宋老三是一个心怀感恩之人,他之前就是逃荒来到清平镇的,要不是清平镇的男女老少周济自己,恐怕几十年前宋老三已经饿死了。 所以,这一次宋老三尽自己所有的努力报答乡亲们。乡亲们也很是感激,每人一碗从不多领,而且一点也不浪费。 这天,宋老三的粥棚前来了一位乞丐。虽然是十冬腊月,但是只见这个乞丐头顶破帽,身穿短裤,光着袖子,却不见乞丐感到任何冷意,身上也没起鸡皮疙瘩,手里还拿着一把破扇子扇着。 宋老三给乞丐盛了一碗热粥,递到乞丐面前:“大师傅,天冷,喝点粥暖暖身子。”乞丐也不言语,端起粥就喝了精光。喝完之后对宋老三说:“再给我盛一碗。”宋老三面带微笑又给乞丐盛了一碗,心想这乞丐肯定是挨饿多日了。 就这样乞丐连喝了三碗,又打了一个饱嗝,对宋老三说道:“有水吗?往下顺顺。”宋老三拿过茶碗和水壶说道:“刚烧开的水,等凉了再喝。” 乞丐也不言语,就着水壶咕噜咕噜就喝了。宋老三和排队的众人都看傻了,众人心想那滚烫的开水怎么不得把乞丐烫的皮开肉绽?但是乞丐像是没那回事一样,水壶的底被火烧得通红,最后满满一壶的开水竟然被乞丐喝光了。 众人都看呆了,这哪是人啊,先不说喝开水的事情,就这三大碗粥加上一壶水任谁的肚子也装不下啊。乞丐拍了拍自己的肚子,似乎是吃饱喝足了。对宋老三说道:“我一路走来,还未见像你如此心善之人,我也不白吃你的粥,喝你的水。” 说着乞丐从兜里摸出两只金蛤蟆来,拿出一只递到宋老三的手上,说道:“我乃方外人士,金银对我无用,愿你多行善事。这另外一只,我要留给其他行善之人。”说着就把剩下那只装进口袋里。 宋老三千恩万谢,乞丐飘然而去,转过街角不见了。众人纷纷议论说这是罗汉降世,要不然怎么会大冷天穿那么少不嫌冷,而且能喝滚烫的水还不爱财? 宋老三也很诧异,但是此刻他心里只有这群乡亲们。宋老三将金蛤蟆拿到当铺换了五百两银子,然后又用五百两银子买了很多米面,继续给乡亲们施粥,对于那些孤寡老人行动不便的,宋老三就送些米面到他们家去。 清平镇的大财主王半城听说了宋老三的奇遇,心思一动,如果自己也能得一个金蛤蟆,那岂不是比收一年地租还舒服?既然那个乞丐要将金蛤蟆送给行善之人,我何不演一出戏? 原来,王半城是出了名的地主恶霸,清平镇一半的土地都是王半城的,所以人们才送他王半城的称号。就拿这次旱灾来说,王半城不但没有给租户减租,而且收得比往年还多一些,很多佃农交不起地租,干脆逃荒出走。 王半城就在自家门口也搭起了粥棚,而且比宋老三的粥棚还要大。但是王半城对管家交代了,这个粥棚不施粥,只有遇到一个带破帽手拿破扇的乞丐来了才施粥。 果然到了中午十分,只见街口摇摇晃晃来了一个乞丐,头顶破帽,手拿破扇,嘴里哼哼唧唧唱着歌。管家大老远迎了上去:“大师傅,您饿了吧,请您喝粥。” 这时有人去府里给王半城送信,王半城也赶忙迎了出来,准备好了三碗粥还有几大壶热茶。乞丐照例喝了三碗粥,一壶茶,然后从怀中掏出一个金蛤蟆准备送给王半城。只见这个蛤蟆比给宋老三的那只大三倍还要多。 王半城伸手正准备去接,乞丐说道:“这只金蛤蟆至少值两千两之多,需有大善之人才能享有。倘若你能捐出三百袋粮食,我就将它赠与你。” 王半城被这突如其来的要求问住了,但是王半城是个精明的生意人。虽然三百袋粮食几乎是自己的所有屯粮,但是三百袋也就值六百两银子而已,只要答应了乞丐拿得金蛤蟆,自己还白赚一千四百多两,到时就是买豪宅都可以啊! 打定主意之后,王半城按照乞丐的要求,将三百两捐到衙门,然后衙门通知每家每户去领粮食。一切完毕之后,乞丐将金蛤蟆送到王半城手上,王半城小心翼翼地将金蛤蟆抱进屋内,而乞丐摇着扇子唱着歌就走了,转过街角不见了。 王半城将金蛤蟆装到一个箱子里,来到金店找掌柜换银两。打开箱子之后掌柜气得胡子都歪了,说道:“王老爷,拿我开什么玩笑?你这木头疙瘩准备换多少银子?”王半城也不明就里,朝箱子里一看,血都凉了。箱子里静静地卧着一只木雕的蛤蟆。 王半城又气又恼,抱着木蛤蟆回到家去,他想到自己捐出的三百袋粮食,越想越生气。这时王半城的妻子翠花出来劝他,王半城说自己被人骗了,别人用木蛤蟆换走了自己的金蛤蟆,还白捐了三百袋粮食。 翠花这才想到自己之前用嫁妆首饰打造的一只金蛤蟆,埋在院里的树下,翠花扒了好久也没有找见。王半城到县衙去告状,说自家金蛤蟆被盗,而且想要收回自己捐的三百袋粮食。衙门的县太爷是一个清官,早就对王半城的行径看不惯,就以王半城寻衅滋事赶走了。 王半城身无分文遭此打击,没过多久抑郁而终。次年风调雨顺粮食大丰收,清平镇的人也因为有了粮食和宋老三的周济,度过了饥荒。后来,宋老三被乡民们举荐为孝廉,再之后宋老三走入仕途,成为父母官,造福一方百姓。 至于那个乞丐,有人说是罗汉降世不忍世人受苦,所以拿走金蟾惩罚恶绅,谁知道呢?正是应了那句话:“多行善事神自庇佑,作恶不端天必惩之。”